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1 1.原子结构 所有的元素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正例: 612C、613C、614C三原子质子数相同都是6,中子数不同,分别为6、7、8. 反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菁选2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1
1.原子结构
所有的元素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正例:
612C、613C、614C三原子质子数相同都是6,中子数不同,分 别为6、7、8.
反例:
只有氕(11H)原子中没有中子,中子数为0。
2.所以原子的中子数都大于质子数
正例:
613C 、614C 、13H 等大多数原子的中子数大于质子数。
绝大多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都大于质子数的2倍。
反例
1.氕(11H)没有中子,中子数小于质子数。
2.氘(11H)、氦(24He)、硼(510B)、碳(612C)、氮(714N)、氧(816O)、氖(1020Ne)、镁(1224Mg)、硅(1428Si)、硫(1632S)、钙
3.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正例:
正例:同一元素的不同微粒质子数相同:H+ 、H- 、H等。
反例1:不同的中性分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e、HF、H2O、NH3、CH4 。
反例2:不同的阳离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a+、H3O+、NH4+ 。
反例3:不同的阴离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H4+ 、OH-和F-、Cl和HS。
4.电子云
氢原子电子云图中,一个小黑点就表示有一个电子。
含义纠错:
小黑点只表示电子在核外该处空间出现的机会。
5.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概念纠错: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6.元素周期律
难失电子的元素一定得电子能力强。
概念纠错:
反例1:稀有气体元素很少与其它元素反应,即便和氟气反应也生成共价化合物,不会失电子,得电子能力也不强。反例2:IVA的非金属元素,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主要形成共价化合物,也不会得失电子。
说明:IVA的非金属元素是形成原子晶体的主力军,既可以形成单质类的原子晶体:金刚石、硅晶体;也可以形成化合物类的原子晶体:二氧化硅(水晶、石英)、碳化硅(金刚砂)。
7.微粒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就一定大
正例1: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半径就一定大,r(I)>r(Br)>r(Cl)>r(F)。
正例2:同主族元素的离子,电子层数多的离子半径就一定大,r(Cs+)>r(Rb+)>r(K+)>r(Na+)>r(Li+)。
反例1:锂离子半径大于铝离子半径。
8.所有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它的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
正例1:前20号元素中C、N 、Si、P 、S、Cl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它的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
反例1:前20号元素中H、B、O、F例外。
9.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即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
正例1:前10号元素中H、Li 、Be、B 、C、N 等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即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
反例1:前10号元素中O、F例外。
10.含氧酸盐中若含有氢,该盐一定是酸式盐。
正例1:常见的酸式盐:NaHCO3 、NaHC2O4、NaH2PO4 、Na2HPO4 、NaHS、NaHSO3、NaHSO4 。
反例1:Na2HPO3为正盐,因为H3PO3为二元酸,NaH2PO3为酸式盐。
反例2:NaH2PO2为正盐,因为H3PO2为一元酸。
11.酸式盐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正例:NaHC2O4 、NaH2PO4 、NaHSO3 、NaHSO4等酸式盐水溶液电离呈酸性。
反例:NaHCO3 、Na2HPO4、NaHS等酸式盐水溶液都会因发生水解而呈碱性。
12.酸式盐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正例:NaHC2O4 、NaH2PO4 、NaHSO3 、NaHSO4等酸式盐水溶液电离呈酸性。
反例:NaHCO3 、Na2HPO4、NaHS等酸式盐水溶液都会因发生水解而呈碱性。
13.元素周期表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IA元素。
正例1:氢、锂、钠、钾、铷、铯、钫等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排布在IA 。
反例1: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IB元素如Cu、Ag、Au 。
反例2: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也可能是VIB族的Cr、Mo 。
14.元素周期表
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IIA族元素。
正例1:铍、镁、钙、锶、钡、镭等元素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排布在IIA。
反例1: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IIB族元素,如:Zn、Cd、Hg 。
反例2: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也可能是Sc(IIIB)、Ti(IVB)、V(VB)、Mn(VIIB)、Fe(VIII)、Co(VIII)、Ni(VIII)等。
15.第8、9、10列是VIIIB
定义纠错:只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是副族,由于其原子结构的特殊性,规定第8、9、10列为VIII族,而不是VIIIB
16.第18列是VIIIA
定义纠错: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是主族,该列成员有:氦、氖、氩、氪、氙、氡,由于其化学性质的非凡的惰性,曾一度称其为惰性气体族,后改为稀有气体族,根据其化学惰性,不易形成化合物,通常呈0价,现在称其为零族。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2
化学能与电能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电力) 火电(火力发电)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优点:清洁、高效
二、原电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闭合回路
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
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
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③设计原电池。
④金属的防腐。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