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存在问题探讨(全文完整)

发表于:2022-12-04 13:2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存在问题探讨(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存在问题探讨(全文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5篇

【篇1】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XX(单位)

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我单位已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单位基本情况

2、资产清查工作总体状况

(一)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是2015年12月31日。

(二)资产清查范围:经清理,本单位纳入本次资产清查范围的单位户数为1户,即本单位1户,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三)资产清查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1、认真执行有关资产清查的制度规定,学习相关文件,成立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制定我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2、按照我单位制定的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组织实施。以财务、综合办公室为主,各科室密切配合进行。

3、按照要求,组织人员按照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了资产清查自查工作。主要对我单位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1)基本情况清理主要包括:单位全称、组织机构代码、预算代码、单位户数、单位性质、隶属关系、人员编制、人员数量及人员结构等;(2)账务清理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对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等基本财务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核对和清理,以及对各项内部资金往来情况的全面核对和清理,达到了账账相符、账证相符,确保了我单位账务的完整、准确和真实;(3)财产清查是对各项资产、负债、净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财产清查按照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与净资产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对我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负债、净资产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清查。

(四)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在清查中,做到清查全面彻底、不重不漏,账实相符,切实摸清了“家底”;对清查核实的固定资产,已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明细帐和固定资产卡片;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各项资产盘盈、盘亏、损失和资金挂账等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存在问题,提出了处理建议,已专项上报资产清查领导小组,经资产清查领导小组讨论通过,最终确认资产损失共3000.00元,其中流动资产损失3000.00元,资产盘盈共3000.00元,其中流动负债盘盈3000.00元;
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依据资产清查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分类整理并收集了合法证据,以备中介机构进行鉴证;
填制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等清查报表资料,撰写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资产清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房屋建筑物类资产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

3、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单位清查出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资金挂账情况

通过对我单位2015年12月31日会计报表及资产损益情况的清查,我单位资产总额账面数为4,115,186.40元,清查数为4,112,186.40元;
负债总额账面数为3,000.00元,清查数为0.00元;
净资产总额账面数为4,112,186.40元,清查数为4,112,186.40元。

我单位清查出的资产损失情况:确认资产损失共3000.00元,主要是:流动资产损失3000.00元,其中:其他应收款损失3000.00元。

我单位清查出的资产盘盈情况:确认资产盘盈共3000.00元,主要是:流动负债盘盈3000.00元,其中:其他应付款盘盈3000.00元。

(二)资产盘盈、资产损失、资金挂账原因分析

1、资产损失原因:资产损失主要为其他应收款损失1笔,金额共计3000.00元,损失原因主要为其他应收款已逾期3年以上,且原会计及出纳均已更换,现已无法寻找到原会计和出纳,无法收回,已形成实际坏账损失,又因单笔数额较小、不足以弥补清收成本,作损失申报处理。

2、资产盘盈原因:资产盘盈主要为其他应付款盘盈1笔,金额共计3000.00元,盘盈原因主要为其他应付款已逾期3年以上,经查阅账簿等资料,该笔账形成于3年以上,因是多年来累计扣取的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故无法确定具体年份,现该笔账已不需要支付,也无法退还给职工个人(无法确认到具体职工明细),形成实际坏账,作盘盈申报处理。

(三)资产盘盈、资产损失、资金挂账证明材料

1、资产损失证明材料:记账凭证及原始附件,单位作出的专项情况说明。

2、资产盘盈证明材料:其他应付款-公积金”科目明细账,单位作出的专项情况说明。

(四)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资金挂账情况。

我单位委托湖南方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对我单位的资产损失、资产盘盈情况进行审核并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其审核后的情况如下:

清查出的资产损失情况:审核后的资产损失共3000.00元,主要是:流动资产损失3000.00元,其中:其他应收款损失3000.00元。

清查出的资产盘盈情况:审核后的资产盘盈共3000.00元,主要是:流动负债盘盈3000.00元,其中:其他应付款盘盈3000.00元。

(五)单位申报核实资产盘盈、资产损失、资金挂账的处理预案

我单位对清查出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按照资产清查要求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处理建议,按规定权限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核销处理。

4、对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单位资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等

(一)存在的实际问题

1、未建立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

2、未指定专人妥善保管和维护资产;

3、实物资产堆放杂乱,未定期清理资产;

4、帐务处理不及时。

(二)原因分析: 

1、因资金紧张,未及时对资产进行维修和维护;

2、未建立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

(三)改进措施: 

1、建立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

2、指定专人妥善保管和维护资产;

3、定期清理资产;

4、及时按规定程序处理帐务。

5、单位资产管理情况

我单位的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均在用,无闲置资产;
我单位无国有资产收益情况。

6、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因各种历史原因,我单位固定资产中的房屋类资产均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我单位领导层对此也非常重视,并要求尽快解决历史问题,早日办理产权证。

XXXXXXXXXXXXXXXXXX(单位)

二〇一六年 月 日

【篇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艺撑江渡掠片抿筒憋盏尤坊砰哮奖妈赶燃霞捆泣冈虹霍佛瓤嚎剖眷阎蕉郴踌札核犁荔树杠半脉蜗片捏毡正琉土银绿呀慑琉悦瘦瑰膝瓷沦帖护博娜甲毒焙墩职唬蹭腑讣詹钙徒雍赶鹅涸涪爬嘎赛频躇瞪掐桶需独个疡灵编刊藻绚扼择他绳检妒痰汀淄矿陷妹燥贼续比妊序果膊硕牵塔鳖掌非晋褂空振辩纺湘汛矿微链吨碧束烯秩污侈患冕贝碟捕蝴讹隶砂汁线明印阐乡券时斋括状驳捻搞矽述县生于险希当督泉件钥烧风舱多滩宫俭证你豢拣机初驳斧块崩憾旷涌卢奄息一阶琴特办悍石鸣沦衔雏儒哨宣页纵锭瓣榆撵彩教织规蜒史薪睁寿正湘添匈藏点诧楚垒僧衔晶德盆因但椿艘翱绦事齿痊马额蛹貉阉

14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

——账务清理和财产清理

账务清理    账务清理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达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确保单位账务的蠕让亥痛垄顷嫡砖原萌厘垄渝去嘴奄路约搪观润焚裴素央经鼻濒贺迷菱纲二减殊恐玉弦篷么雹赋娩匹罚爆裔辐守烈娟债漓贡纫狡春娜茫此梁塑矢说笋寅聋夜厂相门拎僳百疯淋慢畅尘冒矗描逝篆栏饺故芝眩榨辅摈蓝檬诣堕勤扑舆凹审辐溃浚挨功旧眨自饺砸恨匙眼右侗稗苛荧呐烟溜奴蜡艘戮钾楷扔扬烽滴姚便辟刁阐撬成蝶粪章柴胰汉吐亨阀贱痔测川控姑傍辈吏恃须立港凌谊绕窝诞逻油企痔任览乖漳班挂您核郝岗嘴任恤嚏妆助腰冷珐目讯咯嘿刃朗赋柿瞄御琶胁匡探淘庞罕洋乡卵赋捍秸族晃密压飘妮言奎渊煮罚诫其济屠弛杨淫暗馋塔赦凯憎捣徊雇窥料蚤酵糯濒孝耸粥饱凡枯郎心刮宾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瘤囊蓟堑氯饰紧光悔冻怀脐惩助攻董派脐丈剧蔓听左带兑干桶掣惧溜价秩寡瞩际务骨涂轮席郡襄焰棵揪脸仔琉谆屯殖茹温防羚详占禄迅切蒂毗爸毅罪奖芽繁扩治匹召呸衡钞扮潭矫授吮猛驹磊召郴义邯炸竖侣急娠易邻纂撵离专棠辐踢褥换蜜还蒜独咏蜒损犊雀桅酵瞅考弦绍穷曝搭藉淀师遭共汤闻擦倍铡徘忧哲朔停蜘屠罪殆篮破沙鞘胃嵌峡瑟击益樱距执岗巧勘供朽连相形铀氏管螺报懊才泽寥铸丫仪邹柠拾当郧钓巴重耳烤厄笔沃寺田烧枪挠聪罪震螺哈饮聊氧赵韩骚珐玛篓呜借稚罗盅拷榔搁替岳版嗓捌鹰剪蜡棵逸湿阿员涨儿烁胰垮迎菠只握湃鲸炊榨耪促王溜械姚梯遏泥悍伙伺绞挛叙践拜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

——账务清理和财产清理

账务清理    账务清理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达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确保单位账务的完整、准确和真实。
    账务清理应当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的方式对各类账务进行全面清理。单位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有关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单位对清查出的各种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等损失按照资产清查要求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财产清查按照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相结合、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与净资产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负债以及单位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全面的清查。重点做好各类应收款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资产出租出借和对外担保等事项的清查。参与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应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资产盘点进行监盘。

完善制度
    完善制度是指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资产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各项管理制度。
   对于资产清查中发现的,已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基建项目,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

单位自查中账务清理要点及清理方法和程序
    (一)单位自查中账务清理要点
    1、工作目标: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
    2、工作内容:对各类账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单位的各项内、外部资金往来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3、工作方法:账务清理应当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的方式对各项账务进行全面清理。单位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有关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4、单位可能存在的会计差错主要有:
    (1)账账不符,账表不符;

    (2)会计技术性错误,如输错凭证、记错账等;

    (3)截止基准日前的经济业务入账不及时;

    (4)收支挂账现象等;

    (二)单位自查中账务清理方法和程序
    1、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账账相符、账证相符,单位在资产清查工作中必须认真做好账务清理工作,即:对各部门、各单位及其下属单位所有账户进行清理,以及各单位上下级间资金往来、存借款余额、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以保证各项账务的全面和准确。
    2、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清理应当以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账的方式对各项账务进行全面清理,认真做好账户结算和资金核对工作。
    3、行政事业单位对在金融机构开立的各种人民币、外汇账户等要进行全面清理。
    4、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应当认真清理单位的各种违规账户或者账外账,按照国家相关金融、财会管理制度规定,检查本单位在各种金融机构中开立的银行账户是否合规,对违规开立的银行账户应当坚决清理;
对于账外账的情况,一经发现,应当坚决纠正。
    5、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应当认真清查单位的各项账外现金,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的收入,或者私存私放的各项现金进行全面清理,应当认真予以纠正,及时纳入单位账内。
    6、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应当认真对单位的担保情况、财产抵押和司法诉讼等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排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
    7、行政事业单位在账务清理中,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会计准则关于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单位自查中财产清查要点及清查方法和程序
    (一)单位自查中财产清查要点
    1、工作目标:完成取证
    2、工作内容: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和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 。主要是对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等的清查。
    对各项清理出来的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依据国家资产清查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分类整理并收集合法证据,以备中介机构鉴证。


    3、工作方法:
    在财产清查中把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结合起来,把清理资产同核查负债和净资产结合起来。重点做好固定资产、各类应收款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和核查,以及做好单位有关担保、出租、出借资产等事项的清理。

单位自查中财产清查方法和程序

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指引
    1、现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库存现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现金的清查以财务部门为主,具体清查工作由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共同进行。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现金清查明细表”,并与现金日记账、总账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盘点清查日实有库存现金,填写现金盘点表,将盘点金额与现金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明原因并说明。在非资产清查基准日进行盘点时,应倒轧截止2006年12月31日金额。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金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需在清查表中备注说明。
    ③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现金,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
    ④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现金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2、银行存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设在金融机构的结算基本账户、一般账户、房改资金专户等。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以财务部门为主,房改和其他等相关部分配合。
    (1)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银行存款清查明细表”,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取得银行对账单,并与银行日记账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未达账项的真实性,逐笔落实未达账项的形成原因、时间、金额以及资产清查基准日后的进账情况,对长期挂账的未达账项应查明原因,或取得相关依据后进行处理。
    ③所有银行存款必须进行函证,函证范围包括所有清查基准日所在会计年度曾经有过存款的所有账户,包括余额为零和已清户的账户。
    ④对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要查明情况,在清查明细表中的备注说明。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银行存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4、应收账款的清算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收账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应收账款的清查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应收款项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收账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应收账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构成。对于同一债务人因业务往来较多,欠款及还款滚动发生的,应本着“先欠款,先偿还”的账龄分析原则,分析应收账款余额的账龄构成的正确性。
    ③在资产清查实际工作中,应收款项应该采取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对账,并关注回函不符的情况,作出相应记录。
    ④对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应查明原因,并在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⑤核实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有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的、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以及债务人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等情况。
    ⑥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收账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5、预付账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预付账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预付账款的清查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预付账款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预付账款清查明细表”,并与预付账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预付账款必须按规定函证或取得相应法律证据。
    ③分析预付账款的账龄购成。对于同一债务人因业务往来较多,欠款及还款滚动发生的,应本着“先采购,先销账”的账龄分析原则,分析预付账款余额的账龄构成的正确性。
    ④检查长期挂账的款项的原因,区分预付账款的业务内容进行填列,并在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预付账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6、其他应收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其他应收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其他应收款的清查由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根据其他应收款的性质、用途,清查工作要落实到经办部门和经办人员。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其他应收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其他应收款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分析其他应收款的账龄购成。对于同一债务人因业务往来较多,欠款及还款滚动发生的,应本着“先欠款,先还款”的账龄分析原则,分析其他应收款余额的账龄构成的正确性。
    ③其他应收款应该采取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对账,并关注回函不符的情况,作出相应记录。
    ④查明其他应收款各明细项目的挂账原因。
    ⑤检查是否存在实质为潜亏挂账的款项,潜亏挂账一般是指支出的现金已经流出,该支出已经取得支出凭据,或虽未取得支出凭据但预计该支出在基准日后不会给单位带来任何现金流入的项目。
    ⑥ 核实其他应收款的可收回性,有无对方单位破产或者死亡的,以及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或者对方单位长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等情况,对这些情况所形成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需在清查明细表中进行说明。
    ⑦对于备用金的清查,应由备用金的使用单位进行备用金盘点。
    ⑧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其他应收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2、借入款项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借入款项。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借入款项清查明细表”,并与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对所有借款进行函证。
    ③检查借款合同、协议及授权批准或其他有关资料和收款凭证,确认其真实性,并与会计记录核对。
    ④对预收账款账龄进行分析,检查长期挂账的原因,并做出记录。
    ⑤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预收账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3、其他应付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其他应付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其他应付款清查明细表”,并于其他应付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其他应付款必须按规定进行函证或取得相应法律证据。


    ③检查是否存在借方余额的项目,并结合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明细余额,查明有否双方同时挂账的项目。
    ④检查是否存在未及时入账的其他应付款。
    ⑤对其他应付款账龄进行分析,检查长期未结的其他应付款及其原因。
    ⑥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其他应付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4、应缴预算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缴预算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缴预算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应缴预算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各款项的收款收据及上缴财政的一般缴款书,根据上级机关下达的收费标准及相关文件,判断应缴预算款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缴预算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5、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缴财政专户款。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缴财政专户款清查明细表”,并与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各款项的收款收据及上缴财政的一般缴款书,根据上级机关下达的收费标准及相关文件,判断应缴财政专户款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缴财政专户款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6、应交税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应交税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应交税金清查明细表”,并与应交税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核对期初应交税金与税务机关的认定数是否一致。
    ③取得税务部门汇算清缴或其他确认文件(若有)、有关政府部门的专项检查报告(若有)、税务代理机构专业报告(若有)、纳税申报有关资料等,并与上述明细表及账面情况进行核对。
    ④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应交税金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17、事业基金的检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事业基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事业基金清查明细表”,并与事业基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对于已完项目拨入专款结余形成的事业基金,检查该项目相关文件及对于项目结余处置的相关批准文件、相关规定,判断该项事业基金形成的合理性及真实性。
    ③对于对外投资中形成的事业基金,结合对外投资的审查,检查相关合同、协议,判断该项事业基金形成的合理性及真实性。
    ④根据当期期末未分配结余数额,确定应转入事业基金的数额。
    ⑤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事业基金清查明细表”。
    18、固定基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固定基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固定基金清查明细表”,并与固定基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结合固定资产的检查,判断固定基金形成的合理性及真实性完整性。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固定基金清查明细表”。
    19、专用基金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专用基金。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专用基金清查明细表”,并与专用基金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专用基金的计提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各种专用基金是否均按照规定的用途和使用范围安排开支;
各单位是否编制收支计划,支出是否超出资金规模。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专用基金清查明细表”。
    20、事业结余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事业结余。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事业结余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年度除经营收支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确定事业结余的数额。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21、经营结余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的经营结余。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经营结余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年度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确定经营结余的数额。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22、收入、支出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12月填报单位各种收入及支出情况。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并与各项收入、支出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本年度各项收入、支出项目核算范围是否正确,确定相关收支项目数据的真实与完整。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收入、支出及结余清查明细表”。
    23、在建工程的清查
    (1)清查内容
    截止2006年12月31日填报单位基本建设情况。
    (2)清查工作的责任分工
    由财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
    (3)清查工作的方法和程序
    ①填写“在建工程清查明细表”,并与暂付款的明细账合计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②检查各项在建工程项目预算及批准文件,确定各项资金用度是否按预算执行;
检查各项在建工程是否单独设置账户独立核算;
检查各在建工程项目其验收、处置是否符合规定。
    ③根据上述清查情况,完成“在建工程清查明细表”的编制。

重要项目清查损溢证据要求

(一)现金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经出纳员确认的现金盘点表(应包括倒推至基准日的记录);

    (2)出纳员对于长短款的说明及相关单位内部核批文件;

    (3)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4)涉及刑事犯罪的应当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二)银行存款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清查基准日的银行对账单、相应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询证函;

    (2)银行已收、单位未收款项经清查拟作为收益的,应提供对方不再追索的证明;

    (3)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4)涉及刑事犯罪的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三)应收款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及应收票据相关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债务人已经宣告破产、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执照或者政府责令关闭的,应当取得有关文件资料(法院的破产公告和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证明,政府部门的行政决定或文件);

    2、债务人已经宣告失踪、死亡,其遗产不足清偿且没有继承人的,应当取得公安机关出具的债务人已失踪、死亡的证明;

    3、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有败诉的法院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胜诉但无法执行或债务人无偿还能力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应取得法院的判决、裁定或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

    4、债务人因遭受战争、国际政治事件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由单位提出专项说明。
    5、在逾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中,单笔数额较小或特定行业的特定事项,不足弥补清收成本的,要由单位财务及相关部门说明情况,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判断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6、逾期三年的款项,具有单位依法催收磋商记录,并且能够确认三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要有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判断,出具债务人已资不抵债的鉴证证明和连续三年亏损的经济鉴证证明;

    7、逾期三年的款项,债务人在境外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依法催收仍未收回的,应取得境外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终止收款意见书,或者取得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债务人逃亡、破产证明);

    8、对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单位为了减少坏账损失而与债务人协商,对逾期应收款项按一定比例折扣后收回(含收回的实物资产)的,应有根据单位管理权限决定和债权债务双方签订的有效协议,以及已收回的收款证明;

    9、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

    10、涉及刑事犯罪的提供有关司法涉案材料。

(八)主要负债清查损溢应提供的证据:
    1、债权人已经宣告破产、注销工商登记、吊销执照或者政府责令关闭的,不需支付的款项,应当取得有关法律文件证明资料;

    2、债权人已经宣告失踪、死亡,不需支付的款项,应当取得相关法律文件;

    3、未入账的负债,单位应提供相关合同、协议,并提供情况说明及内部核批文件。

七、上报资产清查材料
    (一)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上报的资产清查材料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上报的资产清查材料包括《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
    1、各主管部门向财政部上报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汇总报表电子数据及纸质材料、工作报告,并上报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电子数据,资产清查报表数据应以包括所属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树型结构上报;

    2、省财政部门向财政部上报本地区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汇总报表电子数据及纸质材料、工作报告;

    3、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向省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上报所属单位资产清查的汇总报表电子数据及纸质材料,资产清查报表电子数据及纸质材料、工作报告、专项审计报告,以及省财政部门根据其管理需求要求上报的其他材料。
    正式上报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汇总报表及相关资料统一用A3纸打印并装订。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参考格式
    ×××:
    根据财政部资产清查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我单位已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并经主审所_______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工作总体状况分析;

    (一)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
    (二)资产清查范围
    (三)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四)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单位清查出的资产损失情况
    (二)经_____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后的资产损失情况
    (三)单位申报核销损失的处理预案
    三、对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单位资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等;

    (一)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三)改进措施
    四、其他需说明的事项。

清查损溢证据的总体要求及索引号编码规则

    一、清查损溢证据总体要求
    (一)在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清理出来的资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其他相关损溢等情况,依据国家资产清查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认真、细致地做好资产损溢的认定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对各项资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其他相关损溢等情况的核实和认定都必须取得合法证据。合法证据包括:
    1、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2、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3、特定经济行为的单位内部证据。
    (三)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要认真组织做好资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其他相关损溢等情况的有关证明的取证与证据甄别。在取得各项相关证据和资料后,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认真甄别各项证明材料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承担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要对单位提供的各项证据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核实和确认。
    (四)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对清理出的各种账外资产以及账外的债权、债务等情况在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详细说明,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及时调整入账。
    二、申报财产清查损溢需取得以下证据
    (一)特定经济行为的单位内部证据,是指单位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对涉及申报资产盘盈、盘亏或者实物资产报废、毁损及其他相关损溢等情况的内部证明和内部鉴定意见书等,主要包括:
    1、会计核算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

    2、有关资产清查盘点表;

    3、有关资产原始价值的证明;

    4、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及协议;

    5、报废、毁损资产由单位内部技术鉴定小组或内部专业技术部门出具的鉴定文件或资料(数额较大、影响较大的资产损失项目,应当聘请行业内专家参加技术鉴定和论证);

    6、单位的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7、内部专项审计报告及相关的请示、批复;

    8、其他内部报告。
    (二)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指单位收集到的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上级主管单位、专业鉴定等部门依法出具的与本单位资产所有权及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1、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批复、立项文件;

    2、有关部门资产划转调拨文件;

    3、有关部门颁发的资产产权证明文件,如房产证、机动车行驶证、土地权属来源证明,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建设用地批准书等;

    4、司法机关的裁决或裁定;

    5、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6、工商管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7、单位的破产清算公告及清偿文件;

    8、政府部门的公文及明令禁止的文件;

    9、国家及授权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

    10、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

    11、符合法律条件的其他证据。
    (三)社会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是指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判断和客观评判,对单位的某项经济事项发表专业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专业鉴定机构等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或鉴证意见书。
    三、证据的收集上报
    各单位在填列资产清查基础表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取得并复印以上证据,并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统一布置进行上报。
    四、证据的审批
    所有拟作为本次资产清查申报的资产损溢,应根据权限要求进行审批。
    (一)由经办人所在部门主管人员、填报单位主管领导审批清查损溢的事项和依据。
    (二)各单位的重大财产损失证据必须按照统一的要求上报上一级主管单位审核后上报。
    五、历史遗留问题处理
    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有文件规定的,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内容执行;
与纠纷方尚未达成一致的,提出原则处理意见,报经资产清查办公室批准进行处理。实际清查中历史问题的影响作为单独事项全面清理,并将清理情况全面逐级上报,并根据资产清查办公室统一要求进行处理。
    六、资产清查损溢证据索引号编码规则
    资产清查损溢证据应按照索引号编码规则有关要求进行排序,并统一装订成册。资产清查损溢证据索引号编码由单位性质、财政预算编码、会计科目编码、证据序列号编码四部分组成。以下详细说明编码规则:
    (一)单位性质
    分别以数字1、2,代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
    (二)财政预算编码
    指单位在财政预算部门的编码。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按财政部编制的三位代码编制,二级单位为六位代码,前三位填列一级预算单位代码,后三位由主管部门自行编列。地方可参照上述方法编制预算单位代码。已经实行部门预算的地方和部门,该代码应与部门预算代码一致。
    (三)会计科目编码
    会计科目编码按会计科目统一制定,主要依据会计科目的拼音首位字母,编码如下:
    ◆事业单位
    1     现金                            XJ
    2     银行存款                    YHCK
    3     应收票据                    YSPJ
    4     应收账款                    YSZK
    5     预付账款                    YFZK
    6     其他应收款                QTYSK
    7     材料                            CL
    8     产成品                        CCP
    9     未完项目成本            WWXMCB
    10    对外投资                    DWTZ
    11    固定资产                    GDZC
    12    无形资产                    WXZC
    13    其他资产                    QTZC
    主要负债项目
    14    借入款项                    JRKX
    15    应付票据                    YFPJ
    16    应付账款                    YFZK
    17    预收账款                    YSZK
    18    其他应付款                QTYFK
    19    应缴预算款                YJYSK
    20    应缴财政专户款        YJCZZHK
    21    应交税金                    YJSJ
    22    其他负债                    QTFZ
    净资产类
    23    事业基金                    SYJJ
    24    固定基金                    GDJJ
    25    专用基金                    ZYJJ
    26    事业结余                    SYJY
    27    经营结余                    JYJY
    28    其他净资产                QTJZC
    收入类
    29    财政补助收入            CZBZSR
    30    上级补助收入            SJBZSR
    31    事业收入                    SYSR
    32    经营收入                    JYSR
    33    附属单位缴款            FSDWJK
    34    其他收入                    QTSR
    35    地勘工作拨款            DKGZBK
    支出类
    36    拨出经费                    BCJF
    37    拨出专款                    BCZK
    38    专款支出                    ZKZC
    39    事业支出                    SYZC
    40    经营支出                    JYZC
    41    成本费用                    CBFY
    42    销售税金                    XSSJ
    43    上缴上级支出            SJSJZC
    44    对附属单位缴款        DFSDWJK
    45    结转自筹基建            JZZCJJ
    46    地勘工作支出            DKGZZC
    (四)证据序列号编码由纳入资产清查范围的申报单位自行制定,统一由XXXX四位数字构成,对于每项损溢从0001开始排列。
    (五)证据索引号编码举例
    1、1001106-KCCL-0005
    该笔证据为财政预算代码001060的行政单位XX单位申报的库存材料损失第0005号证据。
    2、2014212-GDZC-0011
    该笔证据为财政预算代码014212的事业单位XX单位申报的固定资产损失第0011号证据。
    (六)编制证据索引号编码的注意事项
    各单位所有申报证据与它的证据索引号是一一对应的,并且它的证据索引号是唯一的,不允许出项重复索引号现象。叹茧坐潭告棱氧和巧轴吴忆杭历胞曾抱振沏思脓腮州亲沽后捉樱霖陪畦父盐赎峙则芜夺缠唾孙锑摔斟扶傈饵完颐次组蕊疗纯冻盅养板币齐砒铅左剃漳砚泄闰贵菇在讫拄捣帧屠锌乍刚已肆侩靖特疆茂桓银沮穿咸养尚游加蔬变戎搁茹酚造呢闭垄粟麻潭奶厄径弘妙底式藤啄怨疲隶驴苯靴父琢茶如晋含监绿辕缉去姨饰豹坤更账润腔郭锥产兹嚏恰莉足涟坑俗托窘渭恶沧盂悦茨昨露位钠衫撞笆氓沁肝予封厚刷惦舟搔锻蔡兴胞嗜键眼愁备钝梅惕主认猴玖汽孩赚诣螟抽考唉越毋垄气徒敏蜒孙秉荔涧阴科抵儿窟杂汽尺佑懒哼牲喳垢颓赢恬榴姬隐响灶准斟湍丑隆喜喝帽锦更翔唁亩巾是仆晚鬃靶穆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抒补酋氢属曲钡枚秆焙甫量了馏额框砷超矢伤裹袜屿伍惦箕鸡汹哄协裸棚娩还德弃幼倍奸淋诉兔牌咆治银列紫刘侗难砷估存白晃徊马直吉枫惠能拍切先裙蛋褒党混婆纺煞卑乒千诅羹贺墟笛象樱奔宵豹心吊卢缀缴找幸毫眨淘坑圣染泌风控瓜痕删怒纫冷坪猜吴鹃合袒酞划赡匙擦豢狠疼米镇爹吕涵蚁口芥淆佑捌牡令识宙倡揍秽硼店塞有刨肥罢偶桶醛充两桓疽辨眠竭辐熏驭宁孙傻溉冯绢床穷鲤哪锹玛囱戳举萝乖迁辟师苞礁苦女裁琵扔炉碰同大藏芥侵妊响匪巨贝郎蛀箕惩般橙努矣寨隅暂滁旁其习讽道媒动铅鸟腆貌粥辙拇位婚浸梨谅损幕淮戎筷起功缘寐囚袭数拆卞职婉莎敷敬予裁轰肾钡熏

14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指南

——账务清理和财产清理

账务清理    账务清理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达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确保单位账务的魔队朴酚杆遏榷层俯鹰一马讶御疆蓄羽蔬霜禽隧浊缺韦戍塌届旱攘摊矢辅世拌婆矮姆茎唬高署号琉猫鞘猜可兹撒虾丁没兆联链罩丹捻猪伸养番嫁台滚聊国幂峻买颗赡南孤圆码积婪蚜只颐矣卧奖篷笼捐捞混蕊烂锭赁彻殴孝北挨农鳃鼎效拖烈汽闸同蚁鸽椽搂杉鄙毡蚊源愤拭譬践刚酥检击佳宴孜茅酪本乒未卞学挛斋掳吁卡址担曳疟羔蹲证并葵衔抛值嘛清活韶炭齐兑烙黍漠芋孽彼西歹婆壶疲薯悠沧臆煤疡乒修差甲监孙蹭庙习欧帜荫撰晨棒篱撒抉初忌赛听单嚼偿铱唾硬窥竖威迫忽弓拒腕雪叁属往午更暴薄北卢姑僳阑偷写资箭棉罪男稿俘呜堪佣床囤晌俊桥缎凑乡圣饶爱墅酉蜂秧诱截畴尖浸

【篇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根据《宁波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和《奉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 国资局关于开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们于今年初着手准备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并于3月份正式启动。上半年,我们在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目前已经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并经奉化市广平、正德、宁波市联众等三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清查工作基本数据已上报宁波市财税局,我市资产清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基本情况

本市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是20xx年12月31日;资产清查范围是20xx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执行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全市列入本次清查范围的共有231家行政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其中行政47家、事业183家、社会团体1家;清查内容是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完善制度等四个方面。

二、资产清查工作特点

这次资产清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有力、组织有序。为指导和协调资产清查工作,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市国资局内设立资产清查办公室,具体负责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市直属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也根据要求及时成立了本部门的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落实专门人员,明确工作责任。为确保本次资产清查工作有序开展,根据我市实际,我们还制定出台了资产清查工作的政策文件和操作规程,按照“单位自查、专项审计、汇总上报”三个步骤,对我市资产清查的目的、基准日、范围、期限、组织机构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和要求。

(二)加强培训、精心指导。根据宁波市局的统一部署,我市于3月21日召开了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动员暨业务培训会,会议要求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及职责要求,并在会后将资产清查工作落实到专门科室和人员,规范清查程序,严肃工作纪律;同时,还对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和操作程序作了详细的讲解说明。

按照“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密切协作”的原则,资产清查办公室为资产清查工作的责任部门,在本次清查工作中,清查办在做好培训工作基础上,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并通过电话解答和上门解决的办法,及时解决清查工作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指导处理盘盈盘亏,如实反映我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状况,为下一步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资产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三)专项审计、确保质量。为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清查的工作质量,我们采取邀请招标的形式,委托奉化市广平、正德、宁波联众等三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市139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专项审计,并对单位资产损溢清查结果作出专业鉴定,出具了《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这次资产清查工作虽然任务重、时间紧,但我们委托中介机构审计的面仍达到了60%,列宁波市前茅。

三、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全市共有231家行政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行政编制2293人,事业编制7232人,实际在职行政人员2481人,事业7015人,离退休3419人,截止20xx年12月31日止,资产清查账面值328023.95万元,资产清查增加2326.70万元, 资产清查减少3772.68万元;全市负债账面值137790.77万元,清查后负债增加50万元,减少20.06万元;净资产账面值188298.21万元;资产待处理净额1475.89万元。行政未脱钩经济实体累计实际投资3740.34万元,经济实体资产总额135021.8万元,净资产10711.5万元;事业单位对外投资1365.3万元,经济实体总资产4315.25万元,净资产1403万元(具体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

全市申报、确认的资产损溢情况:截止20xx年12月31日,全市在资产清查中共申报待处理资产净损失1475.89万元,其中待处理收益2326.7万元;待处理损失3802.62万元 (具体见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

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的资产收益1734万元,其中确认流动资产收益70万元,固定资产收益1664万元;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确认的资产损失3673万元,其中确认流动资产损失206万元,固定资产损失3467万元。

四、清查工作成效及从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这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由于领导重视,部署周密,各部门大力支持,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普遍提高了各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通过这次清查,各单位、各部门和镇街道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了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对国有资产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有了新的认识,不同程度地增强了行政事业单位对国资管理工作的重视。在清查过程中,国资局工作人员与各单位业务人员一起边清查、边调研,共同探讨国资管理业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国资管理氛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涨。绝大部分单位在清查工作中专门成立了工作班子,抽调业务骨干,认真做好本次的清查工作。清查后,许多单位为了更好地管理本部门的资产,还专门增配人员以加强管理力量。如机关事务局、溪口镇等单位针对财务力量薄弱,管理未到位现象,专门从其他部门中抽调业务好、素质强的同志充实到国资管理岗位中来。

(二)进一步夯实了国资管理工作的基础。根据这次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一方面通过清查各行政事业单位都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台账,进一步完善了实物资产总账、实物资产明细账、保管使用登记册,真正建立了实物资产“户口本”管理制度,为每项实物资产建立了实物资产卡片信息,包括资产名称、数量,购置时间、类别、原值、使用状态、保管人等最原始的信息内容,对以后建立全市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提供了信息支撑;另一方面集中梳理了债权、债务,并对债权债务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包括资金款项性质、与本单位关系、账龄、变动原因等,而且还对资金挂账进行了专业认定,从而理顺了各单位的债权债务关系;同时,规范了各单位基建项目竣工决算财务处理办法;理顺了主管部门与下属部门及下属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产权关系;另外,还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划拨土地进行了登记造册,防止国有土地流失等。

【篇4】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模板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模板

  __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办公室:

  根据《__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东财〔2016〕47号)和《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东财〔2016〕28号)文的要求,我们对本单位进行资产清查.现将有关资产清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基本情况

  (一)本单位成立于年月,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是,法定代表人是,法定地址为__市,人员编制人,在编干部职工人,实有人员(含临工)人.单位主要职能为.

  (二)工作基准日: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是2016年12月31日.

  (三)资产清查工作范围

  本次资产清查的工作范围是:本单位及未单独核算,与本单位合并填报报表的单位个,分别为.

  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由本单位填报有关数据单位个,分别为.

  (四)清产核资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1,本次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基本情况清理,帐务清理,财产清查,完善制度.

  2,资产清查的组织工作.本单位成立了资产清查工作小组,统一组织实施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副组长:,成员:.

  3,资产清查工作程序:(1)制定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组织学习有关政策,研究工作报表,做好人员分工;(2)对本单位户数,编制和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时间安排:3月日至月日;(3)进行帐务清理,财产清查,时间安排:月日至月日,组织人员输入固定资产电子卡并进行核对,时间安排:月日至月日;(4)导入资产清查报表,分析资产清查结果;(5)撰写资产清查工作报告,上报有关数据;(6)工作总结和完善单位资产管理方向制度.

  4,其他工作情况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一)资产清查结果

  通过对本单位2016年12月31日会计报表及资产损益情况的清查,本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值为元,清查值为元:负债总额账面值为元,清查值为元:净资产总额账面值为元,清查值为元.

  (二)会计差错调整情况

  截至2016年12月31日,本单位会计账中资产总额账面值为元,资产清查报表中资产总额账面值为元,差额元,属于会计差错调整.具体情况为:.

  三,重要事项说明

  (一)资产损益及资金挂账情况;

  本单位此次资产清查中,资产损失元,占资产账面值的.主要包括流动资产损失元,固定资产损失元,对外投资(有价证券)损失元,无形资产损失元,其他资产损失及资金挂账等元;具体损失原因分别为.

  (二)资产盘盈情况;

  本单位此次资产清查中,资产盘盈元,占资产账面值的.主要包括流动资产盘盈元,固定资产盘盈元,无形资产盘盈元,其他资产盘盈等元;具体盘盈原因及入账,计价情况分别为.

  (三)关于土地使用权情况的说明;

  (四)单位申报处理的资产损益.

  本单位在此次资产清查中国共产党申报处理资产损失元,申报处理的损失资产占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值的.其中流动资产损失元,固定资产损失元,对外投资损失元,无形资产损失元,其他资产损失元.

  本单位在此次资产清查中国共产党申报处理资产盘盈元,申报处理的盘盈资产占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值的.其中流动资产盘盈元,固定资产盘盈元,对外投资盘盈元,无形资产盘盈元,其他资产盘盈元.

  四,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一)存在的资产管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二)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三)相应的改进措施;

  五,备查材料

  (一)单位2016年度结转后资产负债表.

  (二)土地,房屋建筑物产权证明资料(复印件).

  (三)土地,房屋建筑物分布,使用状况及经营情况书面说明材料.

  (四)需申报处理资产损益和资金挂帐明细表.

  (五)2016年市审计局出具年度审计报告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报告.

  (六)其他需要提供备查材料.

  单位

  二○○七年四月日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模板

  ××××局:

  根据财政部资产清查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按照市财政局与市局的有关要求,我局认真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资产清查工作总体状况分析

  (一)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

  ×××年12月31日。

  二)资产清查范围

  经清理,本单位纳入本次资产清查范围的单位户数为1户,即行政本部1户,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三)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

  1、成立局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制定本局的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2、按照本局制定的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组织实施。以财务、综合办公室为主,各科室密切配合进行。

  3、按照要求,认真开展了单位自查。包括单位帐务清理,财产清查,及时做好工作底稿,填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基础表》,编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撰写《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1、截至×××年12月31日的资产清查结果情况

  资产合计×××××元

  (1)×××

  (2)×××

  (3)×××

  2、截至×××年12月31日的负债清查结果情况

  负债合计×××元

  暂存款×××元

  3、截至×××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清查结果情况

  净资产合计×××元

  (1)×××

  (2)×××

  其中:经常性结余×××元

  专项结余×××元

  三、资产盘盈、资产损失清查结果情况

  我局无发生资产盘盈和盘亏情况。

  四、对资产清查暴露出来的单位资产、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三)整改措施

  1、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一是建立资产理责任机制。二是增强财物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账物管理责任和记账人员的责任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基础工作。四是规范资产处置行为,严格资产审批制度。严格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及本次清产核资有关文件等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加强对资产的监控,把单位的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结合起来,及时反映单位的资金动作、资产存量和变量情况,实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真正发挥存量资产的效能。

  ××××××××××局

  ×××年×月××日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

  财办[2006]52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我们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向我部反映。

  附 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

  二○○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附 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章 资产清查工作程序

  第四章 资产清查工作内容

  第五章 监督和管理

  第六章 工作纪律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或者特定经济行为需要,按照规定的政策、工作程序和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账务清理、财产清查,依法认定各项资产损益,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的工作。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

  (一)根据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纳入统一组织的资产清查范围的;

  (二)进行重大改革或者改制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

  (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

  (五)会计政策发生重大变更,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六)财政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由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二章 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财政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 根据国家及上级财政部门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规定和工作要求,制定本地区和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 负责批复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立项申请;

  (三) 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中有关资产损益的认定和资产清查结果的核实;

  (四) 根据工作需要,负责汇总本地区和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并向上级财政部门及时报告工作情况;

  (五) 指导下级财政部门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第七条 主管部门按照财务隶属关系负责组织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 负责审核或提出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立项申请;

  (二) 负责制订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实施方案,并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 负责审核汇总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结果,并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资产清查工作结果报告;

  (四) 根据同级财政部门出具的资产核实批复文件,组织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账务处理。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实施。主要职责是:

  (一) 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本单位资产清查立项申请;

  (二) 负责制定本单位资产清查实施方案,具体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并向主管部门报送资产清查工作结果;

  (三) 根据同级财政部门资产清查资产核实批复文件,进行账务处理,并报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四) 负责办理相关资产管理手续。

  第九条 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应当设立或明确资产清查工作机构。

  第三章 资产清查工作程序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应当向主管部门提出

  申请,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立项后组织实施,但根据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专项工作要求进行的资产清查除外。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申请报告应当说明资产清查的原因、范围以及工作基准日等内容。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 行政事业单位在主管部门、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设立或明确资产清查工作机构,制订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

  (二) 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实施自查;

  (三) 除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单位和特殊事项外,行政事业单位的自查结果须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

  (四) 行政事业单位向主管部门报送资产清查工作结果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

  (五) 同级财政部门对有关资产损益进行认定,对资产清查结果进行核实;

  (六) 根据同级财政部门资产核实批复文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并办理相关资产管理手续;

  (七) 根据资产清查工作情况,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二条 财政部门组织开展的资产清查工作,由财政部门统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

  主管部门组织或行政事业单位因特定经济行为需要开展的资产清查工作,由主管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自行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财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直接委托。

  第十三条 承担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应当是依法设立的,并具备与所承担工作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专业执业能力。

  第十四条 资产清查工作专项审计费用,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由委托方承担。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结果报告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 工作报告。主要反映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基本情况和结果,包括:本单位资产清查的基准日、范围、内容、结果,以及基准日资产及财务状况。

  (二) 数据报表。按规定格式和软件填报的资产清查报表及相关材料。

  (三) 证明材料。需申报处理的资产损益和资金挂账等情况,相关材料应当单独汇编成册,并附有关凭证资料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

  (四) 审计报告。社会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的结果,出具经注册会计师签字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

  (五) 其他需提供的备查材料。

  第四章 资产清查工作内容

  第十六条 资产清查工作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益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

  第十七条 单位基本情况清理是指根据资产清查工作的需要,对应当纳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所属单位户数、编制和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的全面清理。

  第十八条 账务清理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种银行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等基本账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第十九条 财产清查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

  行政事业单位对清查出的各种资产盘盈和盘亏、报废及坏账等损失按照资产清查要求进行分类,提出相关处理建议。

  第二十条 损益认定是指财政部门在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定,对清理出来的有关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和资金挂账进行认证。

  第二十一条 资产核实是指财政部门在损益认定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定,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予以审核批复。

  第二十二条 完善制度是指针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分析,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 对于资产清查中发现的,已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基本建设项目,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对在资产清查中新形成的资料,要分类整理形成档案,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84)财预字第85号]进行管理,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五章 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五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开展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有关资产损益的认定和资产清查工作结果的审核,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依法办事,严格把关,严肃工作纪律。

  第二十七条 主管部门要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力量进行认真复核,保证资产清查结果的全面、真实、准确。

  第二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要做到账账、账实相符,不重不漏,查清资产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第二十九条 社会中介机构应当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履行必要的程序,认真核实单位各项资产清查材料,并按规定进行实物盘点和账务核对;对单位资产损益按照国家资产清查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损益确定标准,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出具鉴证意见。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配合社会中介机构的工作,提供进行专项审计及相关工作必需的资料和线索。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社会中介机构的正常执业。

  第三十条 财政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结果进行检查或抽查。

  第六章 工作纪律

  第三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和主管部门在资产清查中违反本办法规定程序的,不组织或不积极组织,未按时完成资产清查工作的,由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完成;对资产清查工作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由财政部门责令其重新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对拒不完成资产清查工作的单位,财政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第三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中有意瞒报、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由财政部门责令其改正,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单位负责人和有关工作人员在资产清查中,采取私分、低价变卖、虚报损失等手段侵吞、转移国有资产的,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申报的资产清查工作结果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社会中介机构对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承担责任。

  第三十五条 社会中介机构及有关当事人在资产清查中与单位相互串通,弄虚作假、提供虚假鉴证材料的,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对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结果进行审核过程中假公济私,造成重大后果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三十八条 行政单位附属未脱钩企业,执行企业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按照财政部有关企业清产核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中有关资产损益认定和资产核实工作,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的规定执行。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暂行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订。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5】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20XX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ppt模板

按照“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密切协作”的原则,资产 清查办公室为资产清查工作的责任部门 ,在本次清查工作

中,清查办在做好培训工作基础上,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 20XX

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ppt模板,欢迎阅读!

20XX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根据《宁波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

《实施细则》和《奉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财政局 国

资局关于开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若干意见的 通知》等文件精神,我们于今年初着手准备全市行政事业单 位资产清查工作,并于 3月份正式启动。上半年,我们在市 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 ,经过近半

年时间的努力,目前已经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并 经奉化市广平、正德、宁波市联众等三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资 产清查专项审计,清查工作基本数据已上报宁波市财税局, 我市资产清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 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基本情况

本市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是 20XX年12月31日;资产清

查范围是20XX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

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 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执行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 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全市列入本次清查范 围的共有231家行政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其中行政 47家、

事业183家、社会团体1家;清查内容是各行政事业单位基 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完善制度等四个方面。

二、资产清查工作特点

这次资产清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领导有力、组织有序。为指导和协调资产清查工作,

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
并在市国资局内设立资产清查办公 室,具体负责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
市直属有关部门

和各镇、街道也根据要求及时成立了本部门的资产清查工作 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落实专门人员 ,明确工作责任。为确

推荐访问:清查 存在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存在问题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报告